工作四年再重回校园:在“云端”学习,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工作四年再重回校园:在“云端”学习,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InVisor留学
本期人物:Even
本科院校:宁波诺丁汉大学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最终选择: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MSc Social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在本科毕业这个分岔路口上,尽管Even收获了UCL、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的offer,但她还是遵从内心,入职了当时很喜爱的广告公司。工作四年之后,她有了重回校园的念头,出色的背景经历使其顺利成为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社会与公共传媒」硕士生的一员。
 
The heart wants what it wants! 本期人物志,一起来听听Even的故事吧!
 

 

「 疫情下的留学生活 」

// 教学安排和防疫措施

 
2020年九月下旬,在开学的前一天,我搭上学校包机(应该是LSE和其他几个学校合作的)来到英国,一下飞机便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期。隔离期间,学生理论上只能在房间、厨房,还有洗衣房活动,外卖和快递只能等前台的人送上来。可能因为隔离的人太多,前台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因此宿舍有一段时间还发邮件招过学生工。
 
就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太严格”了。
 
第一个学期有线下课的时候,进入学校不需要proof,你只要度过14天的隔离期就可以去教学楼和图书馆。下学期由于疫情加重而取消了线下课程,虽然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是别的教学楼,但因为要提供四天之内阴性的核酸检测证明,所以我在下学期就没有再进过学校。
 
p.s.:核酸检测是免费的,约好时间去学校做就可以,(忘记从几月份开始)也可以选择在家自己捅自己_:зゝ∠_,然后把检测结果上传NHS,也可以作为进学校的凭证。
 
有一次,由于我实在找不到某本书籍的电子版,所以只好拜托刚做了检测的室友进图书馆帮忙借唯一的纸质书。图书馆那栋楼走进去有一段大约二十米的路,走过去只后要刷卡进闸口,然后会有人来检查你是否有阴性报告。那天天气很冷,我想在那条二十米的路上等我室友,刚等了没多久,就有一位工作人员来问我是否在等检测报告(我们学校在检测以后大概30分钟就会把结果发至邮箱)。在我回答说是在等舍友后,他就直截了当地说:“那你不能在这里等候。”真的很严格了。
 
除此之外,宿舍里的工作人员,比如说清洁工之类的,他们也要提供4天内的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入。今年3月份的时候,学校还通知学生说“即使你住在学校宿舍里也要四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真的严格到不可理喻。而且因为做核酸要走到学校里面去,其实就已经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学校一角 | 图源:图源:Even
 
 
就我的经历来看,我觉得英国在疫情期间所作的防控措施还是很到位的。街道上、商店和超市门口、银行等等都会提供洗手液。进入超市要戴口罩,超市门口一般还会有员工观察店内的人流量,如果超过了限额,就会要求顾客在外面排一下队再进去。
伦敦地铁里关于防疫的宣传标语|图源:Even
 
街道上放置的洗手液|图源:Even
 
在来英国之前,我实际上是很焦虑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疫情好像非常严重。但来了以后立马就不焦虑了。我感觉,今年应该会更安全些,毕竟中国留学生在国内的时候就可以打疫苗,而英国的疫苗接种率也一直在增加。
 

//在“云端”学习,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我个人其实挺喜欢线上授课的,毕竟从床上坐起来就可以直接上课啦!
 
线上课程最好的一点是不用在通勤上浪费时间,还可以回看lecture的录播。一般来说seminar都不会有录播,但是lecture是有录播的。录播课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你可以回看,一个是你可以选自己想看的时间去看。
 
至于线上授课的缺点,第一个是走神的概率会更高,可能听着听着就买起了菜(笑.jpg)。第二个是跟老师的互动不会那么多,但由于我知道自己本身跟课程的互动就不会太多,所以就没太care这一点。其实,不仅仅是我,除非是那种本科甚至高中时期就已经在国外读书的中国人,否则中国学生比较少会更主动地去和老师有更多的课堂互动。当然,上述都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排除有上课非常积极的同学!
 
但与我而言,由于专业本身的课就不多,因此是线上还是线下,影响不会特别大。因为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写essay、读 reading,然后找老师聊一聊。跟老师聊本来就是一对一,在办公室聊还是在线上聊都一样,因此我感觉教学质量不会有太大差别。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就来英国交换过,所以遗憾会少一些。如果是第一次来英国留学,而且只有一年时间的话,我觉得还是会蛮遗憾的——来了一年,结果一直在电脑上上课,确实很奇怪;其他的体验肯定也会不太一样。
 

//课余生活

 
我以前研究过,从中国去冰岛需要转两次机,从英国飞方便得多,所以一直很想利用时间去冰岛。然而并不能去,就算英国政府允许离境我也不敢去……(苦涩.jpg)
 
疫情下的我几乎只在宿舍做饭、学习,偶尔出游。大部分要借的书都会有电子版,因此连图书馆都不太需要去。日常的溜达大部分就是散步,偶尔会和室友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一下。
 
这边宿舍分两种,一种是包餐的,一种是不包餐的。我们宿舍是不包餐的,宿舍里有厨房,基本上是自己做饭。伦敦封城期间虽然餐馆不开,但是外卖是照常营业的,所以我们偶尔也会点点外卖,换换口味。
和舍友在宿舍做羊肉串|图源:Even
 

「就读体验:恰到好处的学习难度和压力」

 

//愉快的小组合作

 
有些留学生在上网课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比较不配合的队友,所以会为小组作业感到头疼。而我完全没有为小组作业的团队协作烦恼过,大家都挺好的,算是比较幸运。
 
在这里也有个比较搞笑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๑•̀ㅂ•́) ✧
 
上半学期,我有一门课每周都要分小组做presentation。这门课pre的分组机制比较有趣:先把lecture里面的人分成蓝绿黄三个组。比如lecture一共有三十个人,就分成蓝、绿、黄组各十个。但是因为大家选择的seminar时间不同,所以可能十个人的蓝组里面,有三个人是周一的,三个人是周二的,四个人是周三的seminar,这就相当于分了第二次组。
 
我们在第一次讨论pre的时候,先是所有同种颜色组的人一起讨论,然后再分seminar组讨论,一共讨论了两轮,总体氛围是非常热情洋溢的。我当时心里还想着:LSE的学生都好积极!好学校就是好学校哈!
 
但第二次轮到小组合作的时候,大家明显就冷淡了一些,省去了大组讨论,直接进入seminar小组讨论。第三次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又冷却了一些,基本上用不着讨论了——定完题就分工,等把各自部分做完后就合并在一起,上课前提早一小时见面,大家过一下就结束。
 
好吧,看来第一次的热烈交流只是个“意外”!(热情逐渐冷却.jpg)
 
可能是因为课程的presentation都比较小也不算分,所以在定题和分工上都不太需要大家有多热情的讨论。也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课程越来越熟悉,一开始比较陌生就讨论得非常激烈,慢慢熟悉起来也就冷淡下来了hhh
折纸课|图源:Even
 

//恰到好处的学业压力

 
虽然我们这个专业要读的书籍和文献材料还算挺多,但实际上压力还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会比较有目标性地读跟我的作业相关的reading。
 
举个例子,我在上半学期的时候选了一门比较难的专业课,要读的reading满篇都是theory,seminar的讨论都是围绕着这个reading以及另外一篇比较实践性的文章展开,所以我就必须把这两篇又长又难的东西看完。如果是写论文,还要读得更多一些。
 
但是下半学期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我有一门课是讲消费者心理学的,这门课程并没有那种必读的阅读材料,只有推荐阅读的文章。而且seminar也没有围绕着某篇reading进行讨论,所以我会在推荐阅读的材料中比较有目标性地去读跟作业相关的reading。
比如我有一篇论文是在九道题里面选一道来写,然后我没有什么思路就去问了老师,他跟我说可以去看某一本书,我就把整一本书都看了——我虽然不一定会去读essential reading,十页、二十页的reading读得少一些,但是我有读整本的书。
 
我觉得reading还是挺刚需的。我们在写essay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引用别人的theory、别人的成果,只有dissertation部分要求你自己去做research。当你要准备写essay的时候,你可能会看了题目以后并不知道怎么下笔,但是如果你多多去阅读相关的reading,就会越来越有感觉。
 
所以读reading是必要的,只不过看你是喜欢按照老师给的去读课内的reading,还是说以essay做导向去找课外的读。当然啦,有些reading本身是很有趣的,但这类reading往往可遇不可求,再加上语言障碍的存在,就算有趣可能也会懒得看。
毕业论文截图纪念|图源:Even
 

「工作还是读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科毕业,我申了 UCL、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这三所学校的硕士,也都拿到了offer。之所以申请这三所,是因为当时我申澳洲可以免雅思,而UCL则是可能不用考雅思,所以就这么随便决定了。但那时候我的实习获得了转正机会,我非常喜欢那份工作,所以就放弃了offer,想着以后再出去读也是可以的。
 

//先工作再读研的利与弊

 
先说弊吧。
 
工作几年以后,首先是你可能会有某些客观上的变动,可能是因为家庭,也可能是因为工作晋升等等。另一个是,你的专注能力会变差。这个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但我自己就有觉得专注能力没有学生时期那么好了。哪怕我不看抖音,我也几乎不用小红书——这些软件会一小段一小段地刺激你,影响你的专注力——我还是觉得自己的专注力不如以前。我能想到的比较客观的原因是,广告公司本来就会要求你multi-task,这里做一点,那里做一点。所以逐渐地,专注能力就变差了,工作久了再去看那种整篇的学术论文,确实会感觉和本科时候的状态有所差距。
泰晤士河入海口|图源:Even
 
先工作再读研的好处就是,从实践一点的角度讲的话,有的人本科毕业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走哪个方向,但工作几年后,你比较清晰自己想要学什么。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就是带有目标性地想去拿这个文凭,这个目标可能会让你有一些动力。我有个同学,他原来是记者,也是工作了四年再读研,虽然看起来也没有读得多么开心,但是他就是想要这个文凭,所以依然动力满满。
 
至于说读书意愿,我个人还是蛮愿意读书的。和本科刚毕业时相比,工作之后又重回校园让我有种奇妙的快乐和感动——是太多年没读书的那种感动,有点神奇,会莫名的开心。虽然有疫情,但我还是会觉得学校是一个很温柔的环境。我听我一个室友说,她的同学也是工作几年以后来读书的,他也感觉到能够有一年不工作、光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给工作党的考雅建议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因为疫情的原因免考了雅思。我一开始考了一次,分不够,但是后来免掉了,我就没再提交。我本科是宁诺的嘛,本来诺丁汉这种英国在海外的校区是不算在免雅思的名单里的,但是因为疫情,去年大概二月份到六月底,中国境内包括别的一些国家都不能考雅思,所以就扩大了免雅思的名单,我的后来就被免掉了。
 
我自己的雅思虽然第一次没有考过,但由于我本科是全英文教学,毕业后我工作中也要用到英语,所以我并没有特别大的语言问题。而我雅思考不过,大概是因为考不来按照套路走的东西(笑)。
 
如果是国内本科、或者已经工作的申请者,我觉得如果要稳扎稳打地考过雅思,那还是要早点开始准备。如果要短平快地通过雅思考试,就花一笔钱去找老师培训,这笔钱我觉得是值得的。
伦敦tate美术馆,可以在地上画画|图源:Even
 

//给想要在传媒方向发展的同学的建议

 
1、学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实习。
 
我有个同学是应届生,本科很好、研究生也很不错,可是他就是觉得找工作挺难的。有时候传媒领域的岗位可能不会特别看重你的学校背景,但会看重实践经验。所以我觉得,本科阶段还是要多实习,其实工作到后面都是靠工作经验的。
 
2、避免当一个“纯”文科生,主动学习其他领域的技能。
 
传媒分有很多方向,并不是只能做文字上的工作。如果成为“纯”文科生,找工作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基础都没有。因此,像基础的excel、一些marketing要求的CRM系统的应用之类的都可以自己学一学。
在前公司last day发生的趣事|图源:Even
 
以我为例吧,我原来在的广告公司就是“做数学题”,因为我们需要算广告投放的预算。比如说,客户告诉你有一千万,想利用这一千万达到什么预期效果(比如扩大曝光之类的),那我们会去帮他策划一千万要怎么分配给各个媒体,例如微博一百万,微信五百万,然后给客户一个预测的performance,例如微博一百万拿到一千万曝光,一万个点击之类。如果客户觉得ok 的话,我们再去帮他跟踪执行。
 
简单来讲,就是客户给我们物料,我们把图片文字之类的目标给到媒体,这中间充满了各种沟通。结果就是这个广告推出以后,我们再根据那个广告的performance给客户做report,告诉他我们是否达到了预期、从中学到了什么(比如说我们发现红色的图片数据更好),所以会涉及到比较多的数字。
 
——
人生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努力追随热爱,将“可能”变为“现实”。在追求所爱的路上,既要仰望星空,当一个怀揣热情、听从内心的理想主义者;也要做一个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的实干家。
 

 
想咨询留学申请、背景提升?欢迎添加InVisor小助手微信:invisor003。
*InVisor是一个走品质路线的去中介化留学品牌,提供高质量的背景提升(包括科研辅导、实习辅导)和留学申请服务。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支持。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是一个由名校海归创立的教育品牌,团队成员覆盖4大洲近10个国家的教授、招生官、名校校友。InVisor国精于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规划、科研活动和留学申请,助力学生录取世界名校,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