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留学人物志:在杜克大学读人文: 老师们都如此勤奋,我就更不该偷懒


InVisor 人物志

本期人物:Ruoyi
本科院校:

(日本)同志社大学 - 英国文学

裱花:

GRE V:156/Q:166/AW:4.0

TOEFL 115

JLPT N1

录取学校及专业:

乌特勒支大学 - 比较文学

伦敦大学学院 - 比较文学

同志社大学 - 英国文学

杜克大学 - Critical Asian Humanities (CAH)

最终选择:

杜克大学 - CAH


Ruoyi在经历了日本高考后,出于自己的爱好而入读了日本同志社大学的英国文学专业。在去年的硕士申请中,Ruoyi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插曲,但最后还是顺利地成为了杜克大学的CAH项目的一份子。热爱文学的她,为什么会选择了杜大的CAH项目呢?Ruoyi在采访中告诉了我们答案。

——Chris


「 文学少女的学习之路 」


► 为什么会选择出国进修文学呢?
Ruoyi:对文学的喜欢应该是受我父母影响的缘故吧,他们都是文科生,因此我从小受到文学这方面的影响比较多。我对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因为文学和文化其实是互相关联的,在文学中你可以看到文化,在文化中你可以找到文学的创作根源。
出于喜爱,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学和文化领域上的视野可以更加开阔些,所以挺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出国进修文学相关专业的意愿。在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高中学校与日本合作的一个转学项目,在经历了日本高考后,我考上了同志社大学,基于自己的兴趣而选择了攻读英国文学专业。

► 在选择读研学校时,你都考虑了哪些学校的哪些项目?
Ruoyi:说起择校和选项目,这其实是一个挺惨痛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我想申请的研究生项目是比较文学,但是美国高校的比较文学几乎都是博士项目,当时自己竟也直接申请了几所美国高校的比较文学PhD——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对项目的了解不足,一大堆拒信收得我怀疑人生。

图源:giphy

后来我意识到可以先通过MA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量和学术水平,再申请比较文学的Phd。因为比较文学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专业,需要学习者有跨国的视野,所以如果想要在这方面做得透彻,庞大的知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就开始申请MA,相当于一个过渡学位。
但是当时想申请MA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申请早已过了DDL的时间,所以我只能申请欧洲的学校,因此也就申请了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和英国UCL的比较文学MA。后来偶然发现杜克大学的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AMES)愿意接受late application,我就发邮件去问具体情况,没过多久就收到了研究学院那边的通知,让我上传申请材料。
大概两周后我就收到了杜克大学CAH项目的offer,随后也相继收到了UCL和乌特勒支大学的offer,同时我的母校同志社大学的英国文学也向我发来保研的邀请。经过再三的权衡后,我最终选择了杜克大学。

► 杜克大学的CAH项目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Ruoyi:上面也说到,我本科选择英国文学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但当决定要读研读博的时候,就必须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前景做考虑。未来读研的话,我认为继续专攻英国文学对我来说是没什么优势的,在native speaker中做英国文学这个方向是很难做出成果,因为局限性摆在那,所以就不考虑英国文学的offer了。
在考虑未来研究方向的时候,我的本科导师也提醒过我要结合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决定到底选择怎样的硕士项目。我觉得自己的长处在于喜欢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比对不同文化,去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可以认识到文化多元化更多有趣的地方。

图源:giphy

一开始打算申请比较文学,就是因为我想做东西方文学的对比。虽然UCL和乌特勒支大学都给我发了比较文学的offer,但是我发现CAH这个项目会是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这个项目的课程涵盖了多个方面例如分析东亚各国的书面文化、视觉文化和表演文化,整合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法等等,对我来说是一个提升和储备东亚相关知识的好机会,因此最终选择了CAH项目。
除了上述关于项目本身的学习内容这一点,杜克大学在别的方面也都挺符合我的期望。首先是在学时方面,杜克大学的CAH项目学制是两年,时间长短对我来说比较合适,可以做出一些学术成果。其次是在课程设置上,CAH的课程侧重于理论上的学习,恰巧我的理论板块非常薄弱,让我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理论板块上欠缺的部分。最后是杜大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在村里的感觉,诱惑相比起大城市要少得多,适合静下心来做学术

学校图书室 | © Duke Photography

www.dukephoto.duke.edu



「 从文书中学习,从学习中感悟」


► 回想做留学申请的准备时,有什么方面是让你受益良多的吗?
Ruoyi: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文书修改的过程了。当时InVisor了解我的需求后,给我推荐了非常合适的方案,也安排了专门负责文书修改的外籍导师。在和老师的沟通和一遍遍的文书修改下,我收获的不仅是语法严谨、结构完善的文书,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之后的写作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了写作技巧的提升外,在外籍导师的点拨下,我也对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首先想看到什么,其次想看到什么,而我应该怎样把我的材料按照他们的阅读习惯按主次先后整理好。对于像我一样本科是在亚洲文化背景下度过的同学来说,了解这种思维顺序和文章结构能够对日后在美国学习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下很多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时间。

► 你觉得杜克大学的学习氛围如何?
Ruoyi:和在同志社大学读本科的时候相比,杜克大学这边的学习氛围会更为浓厚,也更为紧张一些。理工科的项目我不太了解,但是我们学文学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每个学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都非常大。拿我们CAH来举例吧,我的每门课程平均一周的阅读量是100页,每周都要写短评,书评一般都是要写10到15页,期中和期末还需要写论文。
对于我这种学渣来说,刚开始的时候发现要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多多少少是不习惯的,感觉压力特别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强硬的灌输式教育确实也能灌下去很多东西。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课题会觉得很彷徨很有挫败感,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是一学期下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确实也学到了很多,非常有收获

学习小组 | © Duke Photography

www.dukephoto.duke.edu


► 在杜克大学上课是一种怎样体验?
Ruoyi:首先杜克这边的师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由于师生比例非常高,所以和老师们有更多的机会相处。老师们都非常厉害,很多时候你会突然在查阅的文献中看到老师的名字,就会猛然发现原来大神就在自己身边,每周都在为我们讲课。
老师们也很尽心尽责,半夜给他们写的邮件基本上都是秒回,所以当你看到老师们都如此勤奋的时候,自己就更加没有偷懒的借口。平时有任何问题要请教的时候,可以提前和老师约时间,他们会很耐心地跟你探讨,然后给你提供建议;包括当你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也可以去跟老师聊聊,老师会很乐意去指引你寻找方向。在老师的引导下,想法和思路经常会聊着聊着就变得清晰起来,因此我很享受和老师交流的过程。
一起上课的同学们也很nice,相处起来非常融洽。由于我们学校每周都有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和论坛,这些讲座和论坛很多都会提供食物,所以我和小伙伴的日常娱乐活动就是去听讲座外加蹭饭(笑)。平日里大家偶尔也会相约去健身房锻炼,看橄榄球比赛什么的,再来就是泡图书馆,一起挣扎在各种DDL之间。

观看橄榄球比赛 | Photo by Ruoyi



「最后一句:申请前的准备很重要」

► 对于以后想申请文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Ruoyi:申请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必须弄明白自己想申请的专业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收集足够多的项目信息和资料,做好调查,不要犯和我同样的错误导致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在GRE和TOEFL考试这方面,我的建议是考完GRE再去考TOEFL,这样会比较顺。需要注意是,这两个考试的战线不可以拖得太长,一定要给自己定下时限,避免出现效率极低的情况。总而言之,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申请前的功课要做足,把握好时间提升效率

杜克大学校园景 | © Duke Photography

www.dukephoto.duke.edu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是一个由名校海归创立的教育品牌,团队成员覆盖4大洲近10个国家的教授、招生官、名校校友。InVisor国精于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规划、科研活动和留学申请,助力学生录取世界名校,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