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留学人物志:凭借实习经验和申请技巧,跨专业斩获帝国理工Marketing Offer

封面图源:Maddison

本期人物:June

本科院校:暨南大学 翻译专业

最终择校及专业:帝国理工学院 (IC) - 市场营销

注:文章撰写于2017年12月10日,首发于InVisor公众号



► 为什么会选择Marketing专业?

我对传播学和创意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自学设计和视频剪辑。一直在探索“让创意改变生活和社会”的方法,想要了解更多背后的动因,这是我想选择Marketing专业进一步研究的原因。

实际上我一开始想读的方向是广告/传媒方向。因为对Marketing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想学习更多关于消费者行为和广告的知识,将来也有志于在创意行业求职。后来Kevin导师启示我如果要看得更长远一些,市场方向会更加适合我。后来通过自己的调研也发现,光是“创作”创意是远远不够的,创意行业的洞察越来越基于消费者和市场的规律,而要挖掘这些规律必须有完整的市场营销知识体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市场营销作为商学院下方的科目,会比纯文科的科目更易寻找求职资源和人脉。这对还未走上职场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开端,也为今后更长远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申请经历吗?

我当时申请了帝国理工学院、杜伦大学、卡斯商学院和巴斯大学的Marketing项目;利兹大学申请了Marketing & Advertising,伯明翰大学申请的是Marketing & Communication。在当时,这些项目都是在8月着手写推荐信,10月着手写个人文书,11月中旬递交申请,11月下旬准备两个学校(帝国理工、卡斯商学院)的面试。最后我拿到了帝国理工、卡斯商学院、杜伦的offer,巴斯和伯明翰都是调剂。

最后选择帝国理工学院,是因为它是我的Dream School。帝国理工的师资力量和地理位置都很好。课程上,因为现在的大趋势是Digital Marketing,所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做量化分析的课程和策略类课程各占一半,设置较为合理,项目很重视实践机会。帝国理工商学院有各种针对提升职业竞争力的资源,在大城市也容易接触到更多公司的就业资讯和面试机会。

在申请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面试花了自己很长时间。虽然在之前也有测试过原现场没有问题,但面试当天网络条件突然不稳定,导致自己不仅在题目提交间隙等了很久,而且有些题目还传不上去,做的题目远超出正常面试的题量。说实话当天的心态有些崩溃,但是也没办法要继续,整场面试下来换了三个地点终于做完。后来我担心招生组看到视频产生视频背景不一致的疑惑,专门写了封邮件发给他们说明情况。

这段经历和面试技巧并无太大关系,但同样是一种考验。在做网上面试之前,首先要记得测试网络环境。一般这种网上面试会有入口进行测试与练习,建议选择稳定的网络环境,如安静的咖啡厅。第二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因为即使测试过,临场也有可能出问题;建议多准备几个备选的面试地点,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应对。在换了面试地点后,保持镇定自信、仪表整洁也十分重要(内心:好生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若出现突发情况,请记得与招生组或相关人员沟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 你是如何把自己的实习经历运用到申请中的?

申请前我一共有两段实习经历,一份是在环球网做编译实习生,提炼新闻内容,整合编译科技新闻稿件;第二份实习是在优步做运营的工作,主要负责司机端用户调研与关系管理,线下品牌活动策划与执行,线上音频内容制作等。

两份实习都深耕于内容领域,但侧重点各异——环球网实习经历偏重于对信息本身的收集、整合和传播,而优步的实习给了自己更多机会了解受众群体,基于对用户群体的调研更能为之后的内容制作(品牌活动+线上音频)奠定基础。这两段实习坚定了自己今后做content marketing的决心,同时也给了自己学习营销知识的动力,以更好地完成内容创作。

除此之外,我也曾在校内Enactus宣传公益项目、建设组织品牌;利用设计功底为微信公众平台完成商业VI设计;在暑期实践活动中负责整合调查问卷分析数据。这些课外的实践经历也帮助我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概念。

我认为这两段实习经历都为我成功拿到帝国理工Marketing Offer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 你认为帝国理工的Marketing适合怎样的学生申请?

从量化分析到策略学习,从消费者心理讲到消费者服务,项目课程所涉及到的领域广泛,每天都在增长新知,同时也充满挑战。身边中国同学的经验很丰富也很奇妙,有在职几年回来读书的,有学语言、传媒甚至历史转专业来的,但他们都有一些共性:

有丰富的市场相关工作/实习经验:工作内容要与市场营销的一些环节挂钩,所以不管是企业的市场领域,或者涉及到市场调研与用户管理的职位(如产品运营),还是广告/公关行业,只要是实打实地工作了,都可以成为“有资格进入项目”的有力证据。丰富的相关经验不仅能帮你快速适应环境,而且也能为班级与小组的学习提供正面的影响。

成绩优异:不少今年的申请者也会找到我,他们和去年的我一样,担心自己的成绩问题(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也少有奖学金)。在校成绩要有一定优势,但真的不是只看成绩,成绩高的申请者因为背景不符被拒的很多。211/985的学生,85以上基本就可以考虑申请。如果擦点边,而其他实力非常强大的话,也可以考虑拼搏一把。

性格与技能:项目期间会有很多小组作业,所以申请者要积极主动、有执行力和合作精神;课程强度较大,需要申请者有较强的语言功底、整合能力、适应能力。现阶段“量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营销理念,所以如果有一定数据分析基础最好不过。


► 最后,你有什么想要对你的InVisor导师说的吗?

千言万语,先说一句感谢。

Kevin给我的帮助很大。最明显的是在耐心而有效的沟通后,他对我文书的精彩修改。也许是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我在整理文书的过程中思路很纷乱。他一次次向我确认每段话的含义、确认必要增补的内容、梳理逻辑之后,才修改出来这份文书。毫不夸张,第一次看到完稿的时候,我差点要涌出眼泪来,甚至突然明白了自己旁逸斜出的成长道路中,其实早有一条主干道指引自己的路。我想这份文书对我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帮助下我变得更加成熟。对于我困惑的问题,他能给我不同的视角解读我的困惑,我想这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比如在他的推荐下我了解到了用领英Networking 的新技能,我相信这是他实践多次后摸索出来的道理;再比如在对自身内向者的特质深陷困惑之际,他推荐我看了《安静:内向者的竞争力》一书,我因此了解到自己其实潜力无穷。

通常我并不喜欢被给予对某事具体的处理步骤,也未向他提及自身的这个特质。但不知是他能感受到还是默契使然,他很尊重我个人的发挥空间,给的建议富有启发性却又恰到好处。我认为他是“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很好的实践者。这点我深深感激,也一定会把这份力量传递给需要我帮助的人。 感谢Kevin,Nicole和子嘉的帮助,祝福InVisor越办越好。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是一个由名校海归创立的教育品牌,团队成员覆盖4大洲近10个国家的教授、招生官、名校校友。InVisor国精于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规划、科研活动和留学申请,助力学生录取世界名校,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