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留学导师说:帝国理工学院战略营销硕士Kristen

Kristen

InVisor前学员之一,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商学院战略营销(Strategetic Marketing)硕士。本科期间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交换过一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实习经历丰富,本科期间曾在滴滴出行、广州富力等公司实习。

指导方向

英国、新加坡、欧洲及中国香港的市场营销类、管理学类硕士申请;选校诊断定位,论文和项目辅导,背景提升,雅思辅导。


【导师故事】

► 当初为什么会有出国留学的打算?

第一个原因是和本科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我的本科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当时这个专业是第一届招生,所以它的整个课程设置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完善,特别是在就业方面的导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从课程的教授内容里没有办法清晰地找到自己未来的一个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因为自我感觉职业方面的不明朗,所以考虑了出国留学。

第二个原因是与我在本科期间出国去交换一年的经历有关。我在交换的时候上过一个跟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中我做了一个策划案,这个策划案对协同合作要求极高,并且需要很多大量的思考、调研,小组成员也需要不停地去讨论如何完成这个方案。

在策划的过程中,我不仅发现自己蛮适合leader这一角色,此外,我还通过这一任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比如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又比如从我的商业框架的搭建、内容的填充、还有成本等各方面的测算中,我能够想象得到这个项目落地的场景——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个让我比较感兴趣的过程,因此这门课程也是我对市场营销产生兴趣的启蒙。

第三个与我大四期间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历有关。在这个实习中,我参与过线下的一些市场活动的落地与跟进,包括与商家的资源洽谈、活动策划和执行,物料的制作等。在活动的执行中,我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执行能力是比较强的,我跟过好几个项目的落地,也确保他们能够完整地、实际地去执行。这些经历让我对读市场营销方向的硕士项目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帝国理工-社团活动 | 图源:Kristen

 

► 请问在申请院校时你都考虑了哪些学校和项目,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帝国理工学院的战略营销项目?

其实申请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就业问题。

由于我的选择是回国就业,因此学校头衔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心目中的学校除了能够在商科领域给予我专业的培训外,它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也需要足够亮眼。在17年的时候,有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G5院校有两所——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开的「市场营销」,以及IC(帝国理工学院)比较老牌的「战略营销」,因此我便申请了这两个项目。此外,考虑到综排和专排,我还申请了华威的「市场营销和战略」,曼彻斯特大学的「市场营销」,以及KCL(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际市场营销」。

除了综排、专排之外,区位因素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本科期间我在英国交换过,但是当时是在伯明翰这样一个比较小的城市里。与伦敦这样比较国际化、多元化的大都市相比,小城市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机会和资源都是比较有限的。而对于商科学生来说,我认为比起专业知识之外,人脉资源的积累,以及一些商业思维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而在大城市里,你便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见识商业模式,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商业体验。所以我认为在一个大城市里面读商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择。

综上,排名、区位因素就是我主要考虑的两点,所以我选的基本上也都是大城市的学校,除了华威大学,选择它的原因是其专业设置。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 图源:Kristen

 

在课程方面,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得比较紧密的项目:既可以让我在理论方面得到专业的培训,又可以让我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商业体验的课程。因此,便最终选择了IC的「战略营销」项目。

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它在理论培训体系方面是比较完善的,它基本涵盖了市场营销各种思维方式,包括策略思维、数据思维、前沿的科技思维等。因为帝国理工学院是理工类的学校,所以虽然市场营销是商科,但是也会有很多科技方面的课程设置。其次是它的课程设置里面,一方面它有很多的做case、做策划这样的课程作业设置。

其三,在申请之前,我在留学论坛上的帖子里了解「战略营销」在第二学期的时候会有一个模拟商战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在系统上模拟一个商战比赛,在里面要进行很多的测算和讨论。因为我在本科期间没怎么接触过商赛和模拟商战的形式,所以我个人对这个是蛮感兴趣的。

我还看到有帖子提到第三学期会涉及一些学院与外部公司的合作项目,这些公司会给商学院的学生一些咨询项目的作业。因为本科期间也没有在咨询公司实习、接触过这样的工作内容,所以我对这个咨询项目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除去课程设置让我感兴趣的原因外,帝国理工它拥有全英最顶尖的一个服务体系,这也比较符合我的一些个人需求,所以综合这些考虑之后,我就把梦校定为帝国理工学院。

► 在帝国理工学院读书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从学习上来讲,帝国理工的「战略营销」项目并没有太多类似书籍阅读的作业,它并不是一个拼命地利用浏览书籍进行理论积累的项目,而是大量地采取了小组作业这样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不断地进行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去培养自身的软实力。

我觉得这样的项目设置很吻合国内现在的招聘流程。因为在招聘中,很多互联网公司、快消公司都会设置群面的环节,那么其实在帝国理工的学习中,你的每一次小组讨论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群面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英文群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思考如何去完成整个议题的讨论,其次你还可以选择在整个小组讨论中所要承担的角色,比如统领整个小组讨论的发展、记录大家的发言、对队友的观点提出质疑,在不断的challenge中,小组会达成一个更好的idea。

特别是在完成模拟商赛的过程中,我当时几乎是一周5天,每一天只要没有课,我都跟我的小组在讨论怎么调配我们的货物、预算、广告费用等。其实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达成统一的一个结论,所以说我们讨论的密度和深度都是非常大的,都是非常深入的。

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学习体验之中,除了我们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会在不断的讨论、资料搜集和调研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之外,沟通表达的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分工的能力、执行的能力也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当然,市场营销课程还会有很多的presentation,课上也会有很多开放性的提问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学生在演讲、沟通、领导、与别人进行商务谈判方面会得到很大的一个提升。

帝国理工-每周farmers market | 图源:Kristen

 

在生活方面,我觉得伦敦是一个很多元的城市,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得到满足。

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艺术,那么IC本身就在V&A(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边上,而且后面是海德公园,校区又在伦敦西区,离各种音乐剧、话剧、歌剧都是非常近的,而且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也在我们学校附近。如果你是一个喜爱艺术的人,你应该能够在这里得到非常好的体验。

还有就是伦敦的一个蹦迪、喝酒、看球的文化可能也是年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当然我个人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如果同学们感兴趣,我觉得也可以多去参与,去体验不一样的伦敦的生活。还有就是帝国理工离法签的签证处也特别近,大概 20-30分钟步行距离,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办一个法签,因为法签的签证时间会比较长,大概签3-6个月,甚至一年。签了申根签之后,你就可以去欧洲大陆旅游——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中欧都有很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也是很适合对欧洲历史、欧洲文化、欧洲艺术感兴趣的同学去探索。

爱丁堡-夜景 | 图源:Krisken

 

再回到英国本身,虽然伦敦的繁荣程度比较有代表性,但是英国小城市、小乡村的那种幽静闲适的生活节奏也是可以去体验的。

还有很多文化上的差异,特别是帝国理工的国际学生占比是特别高的,不像其他的商学院可能中国学生占了大部分。帝国理工的商科,中国学生可能也就占了30%左右,其他大部分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那么你便可以跟不同国家的学生去交流,去感受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融合。

此外,你在英国生活可能会遇到一些政策、沟通上面的差异,既然已经到了这么远的国度了,那么很多问题可能都需要自己去解决。所以说在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个人的独立能力、自理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英式下午茶 | 图源:Kristen

在职业发展方面,帝国理工有一个career center,它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中心。

 

比如说你想要去投简历、投求职信,那么在写完初稿(甚至是连初稿都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下,可以向职业中心预约一些课程,他们就会专门安排人去给你上课,或者是提供一些网课资源让你先知道怎么写简历,甚至连模板都有。在你写完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地寻求导师帮你修改简历、求职信等等。

其实IC职业中心的整个服务和求职机构是很类似的,但不同之处就是IC的这些服务是免费开放给学生。比如我当时投过伦敦的埃森哲,在通过笔试、到了面试阶段后,我就跟职业中心商讨能不能给我做面试辅导,他们也是非常乐意地去帮我选择了一个在瑞士埃森哲工作的导师,来帮我做面试辅导以及全程地跟进申请的进度。

也就是说,学校不仅有很多内部导师,它也有跟很多外部导师合作,比如你想申哪个公司,学校可能会问你公司的名称,然后为你去匹配这个公司在职的导师,为你去做一个更详尽的辅导。包括我当时对我的网申有疑惑的时候,我的导师也帮我去问了他在英国的同事,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总的来说,整个求职过程,包括你之后如果有面试模拟的需求,学校都会替你安排群面辅导、群面模拟、单面辅导、单面模拟等培训,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保姆式的服务,只要你去寻求职业中心的帮助,你都能得到很多有效的帮助,毕竟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多资源和积累,它有很多人才库、知识库。

所以如果你在就业方面有比较多的疑惑、需要比较多的帮助,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寻找职业中心的帮助的,毕竟都是免费的。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开学晚宴 | 图源:Kristen

 

► 顺利毕业后,你为什么会选择了回国就业?

一个是因为,像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都会选择两个路径:一个是去甲方公司,一个是去乙方公司。那如果是甲方的话,对市场营销比较重视的公司,像快消、互联网这一类的公司。

在英国,像快消公司他们是不发签证给学生的,所以说你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拿到工作签证的。而且因为像快消这样的公司,他们其实更偏好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所以中国学生的优势其实并不大,所以快消公司这条路几乎是行不通,除了一些可能面向中国市场的快消,比如新兴快消,那他可能会对中国学生比较友好一些。

还有就是互联网公司,伦敦互联公司我没有怎么去了解过,应该不是特别多,我只知道facebook的总部是在都柏林,不是在英国内部。我留在伦敦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去了面向中国市场的一些新兴公司或者像广告公司这一类的。我个人其实没有想要去乙方公司工作的意愿,所以我也没有选择这样的路径。

总体来说,我个人觉得,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方向的适用范围在中国会更加的广一些,而且我个人还是更熟悉和更看好中国未来市场的发展。而且我觉得对于商科来说,除了专业知识积累之外,人脉和资源的积累也非常重要,那么如果我未来没有打算在英国定居的话,我觉得还是回国内进行一些资本、资源的原始积累会更加符合我个人未来的人生规划。

爱丁堡-街头艺人 | 图源:Kristen

 

► 你还记得当初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吗?InVisor导师都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因为我的目标院校是G5学校,所以我对文书的要求会比较高。我找InVisor也是因为其文书服务比我自己思考更加专业一些,也更能符合学校的要求。他们对学校的研究比我更加透彻一些,所以我找的InVisor。在导师全套服务的过程中专业性也比较强,导师除了辅导你的文书之外,他其实对选校调研、文书构建的一些思考维度,特别是调研的思考方式,还有资料来源的路径都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培养。此外,写文书的过程其实是对我个人大学经历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在整合的过程中,我觉得也不仅仅只是写了一个文书,而且对我大学四年的经历也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爱丁堡-王子街 | 图源:Kristen

 

「给留学申请者的建议」

► 你是如何应对帝国理工的Kira面试的,是否有什么面试前以及面试当天的小技巧可以分享一下?

首先,在看到问题的时候要形成回答的思路,不是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他其实有给你准备时间,也有给你回答时间。准备时间不是非常长,可能1分钟以内,回答时间可能稍微长一些。

我觉得看到题目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构建整个回答的框架。如果他问你的“为什么”,那你可能要架构出原因1、原因2、原因3这些论点,然后再详细地阐述每一个论点里面的内容,举例也好、论证也好;如果他问你“是什么”,你就要把解释的层次讲清楚;如果他问你“怎么做”,那你也要罗列好分论点,再根据分论点阐述。

我觉得回答的思路比回答的内容更加重要一些。当然构建思路的过程是可以训练的,比如你在罗列论点的过程花了10-15秒的时间,那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思考如果让你的回答更有专业性。

专业性问题可能就包括对商科知识的积累,像如果他问你市场营销方面的案例或者问你一些专业知识,这可能就要用到一些专业积累。所以平常可能要多看一些商业周刊、商业案例还有一些商业发展模式等等、还有就是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得有一定的把握,以及把握之后你有可能要不断地去思考它应用的场景,应用的理论方式等等。

总的来说,在面试中,涉及平常积累的知识是没办法被替代的,但思考的逻辑是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训练的。此外,面试中如果担心自己说得太短的话,语速可以不用太快,因为其实学校不是非要求学生的口语非常流利,像母语一样流利,毕竟帝国理工有很多国际学生。但是你一定要回答得很清晰,结构完整比你表达流利更重要一些。

因此在面试的过程中,可以拿笔拿纸进行列点,在回答的时候语速稍微慢一点。与其balabala地说一大堆、想到什么说什么,把你的每个论点都阐述清楚、完整会更加管用。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 图源:Kristen

 

► 对于打算申请英国G5的学弟学妹,你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的吗?

首先,最重要的是GPA。

GPA是一个学术能力最直接的展示,所以GPA一定要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想要申请G5这样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在本身竞争就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你的GPA越高,你获得录取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第二是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培养软实力。

对于大一、大二学生而言,我比较建议大家从校内的一些比如说社团、学生会工作来培养自己的软实力。不仅仅是市场营销这一领域,其实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未来工作阶段,每个工作领域都非常看重一个从业人员的软实力。所以在校阶段,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执行策划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以及例如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坚定目标去解决,包括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主动担任领导者去负责一些大型的活动策划等等。

当然,社团活动大一到大四都可以参加,但是大三、大四可能重心会更放在职业体验方面,所以我更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去做这个事情。

第三个是实习方面,我觉得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好尽可能多地去做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实习。

当然,刚开始接触实习可能会觉得比较难,可以先从一些远程的校园大使这一类的实习开始做,去体验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及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然后去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到了大三、大四,如果已经决定要申请市场营销专业,以及可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规划后,那么就尽可能多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找头部企业,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找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去体验在头部企业和在中小型企业做市场营销有着怎样的异同之处,再去决定自己更想去做哪一方面的内容。

第四个是积累海外交流经历。

因为像G5这类的学校其实非常偏好有海外经历的学生,所以我觉得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可以去积累海外游学、海外志愿这样的一些实践经历,当然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到了大三大四,大三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海外交换、交流的机会,我觉得可以多去尝试一下。

第五个是参加商业比赛。

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参加商赛还是有点为时尚早,因为从能力构建、研究方面来说都比较不足,但是可以大胆地跟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去组队参加一些比如宝洁的商业精英赛、欧莱雅的挑战赛。

这些大型的快消企业还有像优衣库这样的零售企业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商业比赛。我觉得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去组队参与。首先这些比赛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在参加整个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整个商业的策划以及全过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第二是你也能认识到很多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等等,这些对于你来说也是很好的人脉积累。当然如果有机会获得奖项的话,那么以后在求职方面也会给你一个特别高的加成,所以说商业比赛最好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地参与。

上述建议可能是相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而言的,那么对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商科专业同学来说,我觉得可以在日常中多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商业案例,然后多去看一些市场营销相关的公众号、书籍、相关信息等等,可以上网去听一些网课甚至在学校选修一些课程,我觉得这些会对整个知识素养的积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加成。

现在市场营销的趋向是越来越素质化和技术化,因此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多学生需要去考虑的,比如说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往战略走,还是往活动策划走,还是往数据分析走。当然这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才去考虑的问题,但这些也可以提前去了解。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是一个由名校海归创立的教育品牌,团队成员覆盖4大洲近10个国家的教授、招生官、名校校友。InVisor国精于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规划、科研活动和留学申请,助力学生录取世界名校,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