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or留学人物志: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读传媒是怎样一种体验

封面图源:UBC News

本期人物:Connie,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称UBC)传媒大三在读生,曾获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伊丽莎白女王奖。

从我入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传媒专业开始,很多家长及朋友来咨询我大大小小关于传媒及就读UBC传媒相关的问题:“传媒到底学什么?”“UBC传媒有新媒体方向吗?”“申请的条件有哪些?”“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问题让我猝不及防,但是在给大家解答的同时,我也慢慢加深了对UBC传媒的了解。结合自身在UBC学习传媒的经验,针对传媒这一专业我挑了几个常见问题,下面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 UBC的传媒专业到底学什么?

UBC在2014年9月开设了Bachelor of Media Studies (简称为BMS) 这个专业。传媒专业的教育在于将艺术、技术和分析的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传授这些能力与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媒体,以及技术不断革新,新媒体不停涌现对当今社会的冲击和影响。通俗来说,传媒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交际,也就是给人们提供新的交流方法。

电台电视电影博客微博Instagram这些都是媒体,书和照片也不例外。UBC传媒专业就是要对这些媒介的本质和影响力进行思考与推敲。同时在运用这些媒体上挖掘新的机会和潜力,并且创造新的传媒平台。


► 我为什么会选择UBC以及它的传媒专业?

选择UBC主要是因为该校在中国,加拿大乃至全球都有一个很高的知名度,还有该校所在的城市温哥华可谓最安全的留学城市之一,自然风景和城市发展都位于北美前列。高中时看的美剧中有很多对大学生活的描写,主人公走在偌大的校园里,当时看的我自然而然心向往之。

UBC

UBC | 图源:MPPGA -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后来一翻调查中发现UBC正是我理想中的校园,它自成一体,坐落在温哥华的海岸边。进一步的搜索后我发现UBC传媒专业独特的教学系统深得我心。在我上大学之前耳闻大学很多课堂是上百人的,和教授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当时内心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后来发现UBC传媒专业的课堂绝大多数都是小班制,学生与教授的交谈几率是很高的。并且该项目从大一就开始培养人才(传授专业课程)。我个人认为对于已确定目标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UBC的四年制项目分为上下两学年,上学期是9-12月,下学期是2-4月。UBC的传媒专业四年一共20节专业课,平均一年5节,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写作,也囊括实践操作。从新闻学到视觉艺术,跨度到计算机科学和电影制作,每一门课都有经验丰富的教授进行指导。专业课程绝大部分都是为传媒学生"量身定制",专业的教授只给传媒的40位同学授课。20-40人的小班课堂不仅拉近了教授与学生交流的距离,同时也提供给同学们及时的足够帮助和指导,学生能够在媒体界的不同领域探索和发现,来明确自己的目标。


► UBC传媒专业的课程难度如何?

UBC传媒专业的录取率并不高,记得我申请那年的录取率只有8.00%。在500个申请人当中,只有40个人能被成功录取,多收一个也不行。

课程难度的话,我身边的同专业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课程的难度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很难。因为一般拿到offer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上都是过关的,想要顺利毕业并不难,难的是拿高分。尤其是对于论文写作课来说,拿70分都不容易。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难度更是加大。但毋庸置疑,这同时也是一个锻炼和提升写作能力的绝佳机会。


► UBC传媒专业的学习体验如何?

UBC传媒的专业课程相比起商科和工科的来说,要有趣太多。我记得大三上学期的英语课老师为了让我们更透彻了解十九世纪初的印刷文化,让我们体验了活字印刷和自制书本册等等的活动。这名教授对这门课的课程设计还拿过国际教育大奖。当时说给别专业的朋友听,他们都羡慕的不得了。

在我这届传媒专业里面,40个人当中只有3名中国人,其余的37名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当不少人担心在温哥华读书接触的英语氛围不够浓厚时,他们会发现在传媒专业课堂里的英文交流氛围是很充足的。而且将近每个学期的专业课都是与同一批人一起学习,大家都早已打成一片,关系都很亲近。

记得大一时必修的计算机科学入门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很痛苦的课程。当时我和另三位同专业的朋友每周选一两个晚上聚在一块探讨assignment和project,一起学习让枯燥的课业变得轻松许多。最后我们四个在这门课上都拿到了不错的分数。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专业的同学的话,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是志同道合。在平时聊天的时候,我总发现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每一位学生对传媒方面有多多少少的造诣和了解,可谓藏龙卧虎。大一的时候钟丽缇的女儿Jasmine跟我们一块上专业课,之前还有一位同学自制的微电影被搬上了挪威电影节的荧幕上。大家不仅是同专业的课友,在课下也是可以结伴出行,交流想法的朋友。

UBC图书馆

UBC图书馆 | Photo credit: Martin Dee


► 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我都获得了怎样的特别经历?

我大学三年来在媒体方面接触良多,尤其是对国外的社交媒体更深一层的了解。

在兴趣爱好方面,我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创了个人YouTube频道,记录自己的生活。我开始对相机的型号,拍摄的手法,视频剪辑的技巧,封面设计以及文案的撰写进行研究,慢慢地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身边的朋友见证了我对这方面的了解。当其他专业的朋友需要拍摄和视频剪辑的帮助时,大家总会第一个想到我。

后来在暑假实习求职中,我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日常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我的求职方向,也使我更具竞争力。大二的暑假在上海版的环球时报从事实习编辑的工作。自身具备的条件让我对于视频拍摄,文稿撰写的任务很快上手。其中一个采访内容的收纳及整理得到了主编的夸奖。

总的来说,我认为课下的探索与积累比课上教授传授的知识更为重要。课下的探知更是一种方向的寻找及确定,课上的知识则作为引导的指南针。


► 获得UBC传媒专业录取的关键有哪些?


除了高中GPA和雅思成绩等基本要求之外,个人的实践经验是尤为重要的。传媒专业的申请需要提交作品集。当时我申请的时候,我递交了个人在高中时为学校编辑的英文报纸,在学校电视台主持节目的视频以及为学校活动设计的海报等等资料。后来问了同专业的朋友,他们当时有人递交了自己设计的网站的页面,也有人提交了拍摄作品之类的。

除了作品集,推荐信也是一个加分点。我当时是有递交我高中两名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通过推荐信,校方会对你有一个更客观的了解。

最后更是少不了校方要求的个人陈述,这要求你谈谈为什么想要申请UBC的传媒专业以及你具备的哪些条件使你比其他申请者更具有竞争力。当时我花了整整一个多星期准备这篇个人陈述,并且在递交前请教了好几名高中老师的意见。


UBC校园

UBC | 图源:flickr.com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国际教育 | 引路名校,赋能起点
InVisor是一个由名校海归创立的教育品牌,团队成员覆盖4大洲近10个国家的教授、招生官、名校校友。InVisor国精于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规划、科研活动和留学申请,助力学生录取世界名校,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